《武大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项目生态准入论证》公示
现就 《武大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项目生态准入论证》方案,征求公众意见。
公示内容如下:
公示日期:2018年6月22日—2018年7月22日
公示反映方式:在公示期间,有关单位和个人对该方案有何意见或建议的,可通过以下方式向江江夏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反映。
1.网上公示信息:江夏区人民政府网
2.联系电话:027-87952626 王工
3.传真:027-87019626(请注明“规划公示”字样)
4.信件寄往“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熊廷弼路92号江夏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行政许可办理科”收(请注明“规划公示”字样),邮编430200
江夏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
2018年6月 22日
《武大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项目生态准入论证》方案公示
2017年5月市委、市政府提出实施“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”、“百万校友资智回汉”、“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”、“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”等四大资智聚汉工程,打造“青年之城、梦想之城、创新之城、活力之城”的目标。为响应“百万校友资智回汉”的号召,武汉大学众多中小规模校友企业积极响应,希望回汉投资发展, 中珈资本(武汉)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托编制了《武大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项目生态准入论证》。
一、规划目标
兴业植产、筑青年之城。依托东湖高新和环汤逊湖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,重点发展涵盖科研、管理、服务等领域的新兴产业,建设集创新创业、居住和配套设施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,吸引高校毕业生及科研人员入驻总部基地,打造产学研居为一体的青年之城。
二、规划范围
规划用地位于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-栗庙岛东南部,武汉外环高速以南、栗庙路以东、武广高速铁路以西区域。用地北侧紧临外环高速防护绿地、东接规划控制的生态发展区、南抵藏龙岛学校、西抵栗庙路。总用地规模约35.51公顷。
三、项目定位
本项目的定位为武大中小企业总部基地,主要建设内容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、中珈创新产业基金、珞珈中小企业论坛会址、中小企业总部、青年人才公寓等。入驻企业包含大健康及高端医疗、节能环保、大数据及智能制造、互联网教育及生活服务、金融投资及服务、文化、法律、咨询服务业、珞珈中小企业论坛。
四、规划原则
1、功能复合高效便捷。将总部基地各类功能整合于“一体化”的建筑群落内,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、集约化模式的转变。
2、低密度低强度建设。组团间通过院落式布局、局部架空、屋顶花园等方式,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;组团内通过绿地、下沉庭院、小体量建筑等方式,打造花园式办公环境。
3、配套设施完善齐全。总部基地集公寓、体育、医疗、商业等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,打造全方位、高效、多能的总部基地。
五、规划布局
1、功能分区
本项目功能分区为:一园五区。一园即武大中小企业总部基地;五区为企业孵化区、企业总部区、展览会议区(企业论坛)、公共服务区、生活区。
2、总体布局
根据各类功能的体量要求、交通需求和动静程度进行总平面布局。规划沿栗庙路布局人流量相对较大、体量相对集中的中小企业会址和企业孵化器;用地中部和北部布局环境幽静、生态优美、建筑体量相对较小的独栋式办公;用地东南部、紧邻规划道路布局交通便捷的人才公寓;用地中部紧邻人才公寓和独栋办公区布局活动中心,活动中心的位置居中、激发服务能效。独栋办公区内部建筑围合成院落,建筑间通过架空廊道相互连接;各区组团间打造生态湿地,通过水上栈道和步行道路串联成环。
3、技术指标
总部基地总用地面积为35.51公顷,其中净用地面积为34.50公顷。总建筑面积为41.30万平米,其中商务办公35.50万平方米、生活配套5.80万平方米。容积率约1.2,绿地率大于50%,建筑密度小于30%,平均建筑高度小于15米。